農村電網改造任務完成后,供電線路設施大為改善,但安全生產管理上仍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如農網改造后的低壓供電線路長、范圍廣,供電所承擔的安全責任加重;又如臺區(qū)電工一般要管理4~5臺農村公用變,住所離所轄臺區(qū)有一定距離,不能處理一些突發(fā)性問題。為此,供電所應著重抓好以下3個層面的安全管理工作。
1 人員的思想意識層面
(1) 簽訂《安全責任狀》。分別與每個農電職工簽訂農電《安全生產責任狀》。明確其職責、權限、義務和獎懲規(guī)定,真正把安全目標分解落實到人頭。
(2) 教育與培訓。及時對聘用的農電工進行安全規(guī)程和電工基礎培訓,使他們懂得安全用電常識,掌握用電線路設備管理的基礎知識、具備電工常用技能和較好的線路設備安裝使用技術,并著重提高他們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處理線路設備突發(fā)事故時,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
(3) 安全生產例會。要規(guī)范安全生產例會的相關內容,強調對班組長和管理人員的督促、檢查,進而保證安全生產例會的質量,確保通過安全例會能了解問題,解決問題,落實好與安全相關的各類工作。要認真學習上級下發(fā)的各種安全文件、事故通報,并做好貫徹執(zhí)行工作。
(4) 警示。在職工經常工作的場所、上下班經過的地方、在過去發(fā)生事故的地點設立警示牌。選擇富有感情色彩、讀起來朗朗上口的警示語,時時提醒職工注意安全。在宣傳櫥窗和會議室等處張貼掛圖或利用黑板報等形式宣傳安全注意事項。
2 設備的健康狀況層面
(1) 檢查隱患。要組織人力對農網改造后接管的農村供電線路進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檢查,查線路走廊,查電線桿、導線、絕緣支撐物是否符合標準,對陳舊的用電設備以及不規(guī)范的用電接線等設施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組織人力、物力,分先后緩急進行有針對性的整改,徹底消除不安全隱患。
(2) 實行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三級保護。按照《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運行管理規(guī)程》,對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實行規(guī)范化管理。定時進行測試并填寫記錄,及時更換毀損、動作不靈敏的保護器,切實把住農村低壓電網的安全保障關。
(3) 建立設備臺帳。建立農村變壓器臺區(qū)、線路設備臺帳和用電情況檔案,定時檢測并形成報表資料。通過對資料的分析,求出各臺變壓器的最高負荷、線路終端壓降情況以及線損,準確評判供電線路設備的健康水平。
(4) 加強臺區(qū)供用電設備的巡視。按照《農村低壓電力技術規(guī)程》,切實做到對一般用電設備每月巡視1次,對特種桿等設備每月巡視2次,對配變、表計、配電盤等主要設備每月巡視3次。發(fā)現缺陷要及時整治,保證供電主設備始終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tài)。
3 人員的行為習慣層面
(1) 反習慣性違章。列出生產現場不被重視的常見違章現象,集中進行訓戒。習慣性違章是安全的最大隱患。必須進行切實有效的集中治理。
(2) 按規(guī)程操作。嚴格按照安全規(guī)程進行操作,是杜絕人為事故的可靠保證。對此,管理人員應本著“寧在事前流淚,不在事后流血”的精神,對那些安全意識淡薄、“天不怕地不怕”的職工進行嚴肅批評教育,甚至處罰。
(3) 檢查獎懲。要在生產過程中,通過檢查和獎懲,培養(yǎng)出一支不僅能干,而且會安全的高素質職工隊伍。
農村供用電安全管理是整個供用電安全的基石。作為基層供電所的管理人員務必克服無關大局的消極思想,全面考慮生產各環(huán)節(jié)、管理各層面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積極采取措施,努力提升安全水平,為安全生產做出貢獻。
1 人員的思想意識層面
(1) 簽訂《安全責任狀》。分別與每個農電職工簽訂農電《安全生產責任狀》。明確其職責、權限、義務和獎懲規(guī)定,真正把安全目標分解落實到人頭。
(2) 教育與培訓。及時對聘用的農電工進行安全規(guī)程和電工基礎培訓,使他們懂得安全用電常識,掌握用電線路設備管理的基礎知識、具備電工常用技能和較好的線路設備安裝使用技術,并著重提高他們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處理線路設備突發(fā)事故時,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
(3) 安全生產例會。要規(guī)范安全生產例會的相關內容,強調對班組長和管理人員的督促、檢查,進而保證安全生產例會的質量,確保通過安全例會能了解問題,解決問題,落實好與安全相關的各類工作。要認真學習上級下發(fā)的各種安全文件、事故通報,并做好貫徹執(zhí)行工作。
(4) 警示。在職工經常工作的場所、上下班經過的地方、在過去發(fā)生事故的地點設立警示牌。選擇富有感情色彩、讀起來朗朗上口的警示語,時時提醒職工注意安全。在宣傳櫥窗和會議室等處張貼掛圖或利用黑板報等形式宣傳安全注意事項。
2 設備的健康狀況層面
(1) 檢查隱患。要組織人力對農網改造后接管的農村供電線路進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檢查,查線路走廊,查電線桿、導線、絕緣支撐物是否符合標準,對陳舊的用電設備以及不規(guī)范的用電接線等設施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組織人力、物力,分先后緩急進行有針對性的整改,徹底消除不安全隱患。
(2) 實行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三級保護。按照《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運行管理規(guī)程》,對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實行規(guī)范化管理。定時進行測試并填寫記錄,及時更換毀損、動作不靈敏的保護器,切實把住農村低壓電網的安全保障關。
(3) 建立設備臺帳。建立農村變壓器臺區(qū)、線路設備臺帳和用電情況檔案,定時檢測并形成報表資料。通過對資料的分析,求出各臺變壓器的最高負荷、線路終端壓降情況以及線損,準確評判供電線路設備的健康水平。
(4) 加強臺區(qū)供用電設備的巡視。按照《農村低壓電力技術規(guī)程》,切實做到對一般用電設備每月巡視1次,對特種桿等設備每月巡視2次,對配變、表計、配電盤等主要設備每月巡視3次。發(fā)現缺陷要及時整治,保證供電主設備始終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tài)。
3 人員的行為習慣層面
(1) 反習慣性違章。列出生產現場不被重視的常見違章現象,集中進行訓戒。習慣性違章是安全的最大隱患。必須進行切實有效的集中治理。
(2) 按規(guī)程操作。嚴格按照安全規(guī)程進行操作,是杜絕人為事故的可靠保證。對此,管理人員應本著“寧在事前流淚,不在事后流血”的精神,對那些安全意識淡薄、“天不怕地不怕”的職工進行嚴肅批評教育,甚至處罰。
(3) 檢查獎懲。要在生產過程中,通過檢查和獎懲,培養(yǎng)出一支不僅能干,而且會安全的高素質職工隊伍。
農村供用電安全管理是整個供用電安全的基石。作為基層供電所的管理人員務必克服無關大局的消極思想,全面考慮生產各環(huán)節(jié)、管理各層面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積極采取措施,努力提升安全水平,為安全生產做出貢獻。
環(huán)保知識
職業(yè)衛(wèi)生